我國在高速公路施工的邊坡生態恢復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筆者從實踐出發通過創新找出提高生物多樣性、培育邊坡植物種子市場、建立科學的邊坡生態恢復評價體系、研究新技術、新材料、制定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案、培養生態恢復專業人才等解決辦法,實現高速公路的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創新來解決,才能實現高速公路的持續發展。
七方面的難題
1、立地條件差、綠化施工管理不當
高速公路邊坡土壤多以開挖出來的貧瘠生土和破碎巖石為主,持水性差、缺乏團粒結構。加上綠化施工企業噴射的客土基質層薄,一旦停止和減少水肥的供應邊坡植物就會費力不足,引發生長不良甚至大片死亡。更有甚者,出現客土基材與坡面分離、脫落。
2、植被組合簡單、生態適應性差
目前,高速公路邊坡植被類型多以草坪草為主,品種單一、組合簡單,同時由于機械地照搬平地草坪的建植管理方法,過多地追求短期綠化效果,從而導致坡面人工植被群落生態穩定性差,常因氣候的劇烈變化,病蟲害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偏重防護功能,不管景觀效果
由于片面強調邊坡防護功能,未對坡面防護進行綜合處理,或大面積地遺留噴混邊坡,導致完工邊坡外觀色澤灰暗、單調,缺乏生機;或在噴播施工完成后,在行車視線中植被景觀呈現灰蒙蒙一片,不能滿足高速公路景觀消除駕乘人員疲勞、調節視覺的要求。
4、理論研究落后于工程實踐
到目前為止,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基本上處在定性的和經驗的發展階段,對它的理論認識落后于它的基于工程概念的實踐。由于缺乏基礎理論指導,也缺乏經驗總結,阻礙了邊坡生態恢復的發展。
5、陡峭巖質邊坡生態恢復困難
在60度以上硬巖邊坡上,幾乎不存在任何可供植物生長的土壤環境,盡管客土噴播,厚層基材和高次團粒等現代工程綠化技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應對高陡硬巖邊坡技術尚未成熟。
6、施工成本高
高速公路開挖形成的邊坡,一般要求在短期內達到生態護坡和景觀效果的雙重目的,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常規綠化造價約70元/平方米,一些技術難度大,綠化和景觀效果好的造價都在100元/平方米以上。
7、養護管理困難
高速公路邊坡植物在苗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應,成坪后也需要適量的水肥供應。而封閉運行的高速公路限制了養護車輛和人員的正常作業,并且高速公路路線長,養護也極其不便。這是當前高速公路邊坡植被建成后面臨的主要問題。
六項解決對策
1、提高生物多樣性
高速公路邊坡植被組合應是多種類、多層次和分階段的。應根據演替的不同階段選用適宜的種類,并根據立地條件建造不同的模式,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在可能的情況下采用草、灌、喬等各種組合。允許一些雜草和木本植物的侵入和繁衍,通過一定的年限,恢復和重建多樣性的植被。特殊路段邊坡(如服務區等)可采用灌、花、草搭配的方式、其他路段邊坡不宜搞得過于艷麗,應以生態恢復和景觀協調為主。
2、培育邊坡植物種子市場
許多鄉土植物種子在實驗室與野外工程實驗中表現良好,有應用前景,但是由于供應商供應的種子品質良莠不齊,或者市場對這些種源的供應量不足。難以大規模地在邊坡綠化工程中被設計進去,因此,宜對優良種質資源進行保護,擴大栽培和采種,增加供給,同時進行種子規范化、標準化作業。
3、建立科學的邊坡生態恢復評價體系
通過對高速公路邊坡穩定性,基材流失情況、植物多樣性、景觀效果、動物棲息情況,建設過程中的規劃、設計、施工與材料標準化、規范化等情況對邊坡生態恢復進行評價,使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確立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
4、研究新技術、新材料
通過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建設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工程的先進技術與經驗,結合國內的邊坡生態恢復現狀與要求,大力開發和集成適合不同高速公路環境的邊坡生態恢復新方法、新材料,將一些有助于基材附著,水肥供應、植物生長的輔助器材開發和引人到高速公路邊坡的生態恢復工程中來,以提高施工質量、護坡效果,同時節省施工質量、護坡效果,同時節省施工養護成本。
5、制定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案
制定科學、完善的養護管理方案,把養護管理的設計貫撤整個高速公路建設和運行的始終,通過積極、高效的管理手段來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6、培養生態恢復專業人才
由于邊坡生態恢復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國內外對這個領域研究不多,當前進行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的人員多未經過系統專業的學習和培訓,為加快邊坡生態恢復領域的發展,我們還要建立人才培養與培訓體系,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上篇:
下篇:
全國聯盟:17000002262 監督投訴:18809312262
備案號:隴ICP備13000421號 版權所有:蘭州中豐建科工程技術中心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甘肅總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46號A1-27樓